沿著綢之路,源自印度的佛教文化與中國相遇,作為傳播載的石窟建筑隨之而來。從塔里木盆地到河西走廊,從西北到中原,從北方到南方,中國石窟見證了中外文明互鑒,文化流融合。與我國其他地區石窟不同,川渝地區的石刻除了莊嚴之外,還平添了幾分煙火氣。誰能想到,在鄉間泥濘小路的盡頭、在寂靜無人的老樹旁邊,唐風宋韻的石窟造像如同一顆顆散落鄉野的明珠,歷經風霜一千年。然而偶有發生的石刻造像被刻畫、涂抹“毀容”事件讓人不免擔憂,這些散落的中小石窟寺現狀如何?

日前,記者開始了一場尋找鄉野石窟之旅,從守窟人口中探尋鄉野珠里的中華文明。探訪鄉野石窟是一個艱難的過程。以川渝石窟為代表的南方石窟建造上溯北魏,下延明清,自系,是中國歷史文化產的重要組部分。唐代中期至宋代,川渝石窟開鑿發展到以地方鄉紳庶民為代表的全民參與,石窟造像開始散布于鄉村。

來到重慶市大足區高升鎮勝村的一個岔路口,記者突然迷路了,不知道此行目的地——圣水寺崖造像該往哪個方向走。附近居住的村民朝著后面上山的一條路指了指說,再走20分鐘左右就到了。記者沿著泥濘的小路繼續徒步,遠遠地看到山上有一寺廟樣的建筑。走近了才發現,這里最價值的不是外面的房子,而是里面的崖造像。造像龕大分為上下兩層,分布于西北、西南、東北三面崖壁上。令人驚嘆的是,其中一尊仕造像,仿佛從仕圖中走出來一般,栩栩如生。據介紹,此石刻開鑿于唐代,是大足地區較早的佛教造像,對研究大足及相鄰地區的石窟造像歷史有重要價值。唐朝的開放、包容,在這些石窟藝現得淋漓盡致。

這次到訪的幾石窟寺,都在較偏遠地帶。不同于北方規模宏大的皇家石窟,川渝一帶的石窟主要由民間力量開鑿。這是唐宋時期佛教中國化的最大特征——世俗化。在去興隆庵的路上,記者很見到還有人居住的房子,不多的幾院落已經雜草叢生。附近的村子里,年輕人大多外出工作,因此,日常守護著這些石刻的是一些年紀較大的守窟人。

“我就住在附近,走個半里地就到了。”劉仁前已經70歲了,十分朗,他是大足區三驅鎮興隆庵的義務文保員,一個星期會來巡查幾次,打掃一下衛生,查看一下文。劉仁前已經在這里守了八九年了。再往前是他的姐姐,姐姐去世后,由外侄接替了一段時間,后來外侄去外面工作,之后就一直是他守在這里了。劉仁前邊拿起放在旁邊的工打掃衛生。據了解,像劉仁前一樣的“義務”守窟人,在大足區一共有77位。針對大足區文點多面廣的況,各鎮街聘請了當地村民擔任義務文保員,負責文點的日常安全管理,部分重要文點實行了24小時守護制。每年他們只能獲得不到1000元的補。一代又一代守窟人中,許多是夫妻、兄弟姐妹,還有父子相傳接力守護的。

與石窟為伴的守窟人們深知這些瑰寶的價值,歷史上村民們也曾湊錢為石窟搭了雨棚,但是因為經費不足和技原因,排水等設施不到位,雨水依然會順著石像流下來,眼可見侵蝕的痕跡。

在采訪途中,記者的手機彈出一條消息:四川省中市南江縣新發現的一開鑿于北魏晚期、距今1400多年的崖造像,被當地村民用料涂抹“毀容”。該造像是2021年才被發現的,還未納文保單位,雖然設有監控和大棚保護,但因地偏遠,發現況時已來不及制止。對于這類事件的發生,同行的大足石刻研究院副研究館員馮太彬非常惋惜:“石刻妝彩,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是保護文的一種方式,可以一定程度防止被風化侵蝕,但是必須在嚴格評判之后,依法科學實施。如果要把涂去掉,對石質文的表面又會造一定損害。”

川渝地區石刻造像長期于高溫高環境下,面臨著結構失穩、水害、風化、生病害等問題。為了加強保護工作,必須加大綜合保護力度,定期開展文監測及健康評估,以及日常保養維護等工作。對保護滯后的中小石窟寺,還要進行保護設施建設和環境整治。

川渝地區石窟寺保護難點在于分布零散、地偏遠。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重慶市大足石刻研究院安全保衛長楊宇表示,他們已經加強了對文的安全檢查巡查工作,規范群眾祭祀活,提升群眾保護文的意識。與此同時,最高檢和國家文局共同開展石窟保護專項行,加強石窟寺的保護利用工作。川渝兩地還在進行川渝石窟寺國家址公園建設,以整合河西走廊、川渝的石窟寺資源,加強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文化產保護合作。

在保護石窟寺的過程中,檢察機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重慶市檢察院出臺了指導意見,將文化產保護作為拓展公益訴訟案件范圍的重點領域。大足區檢察院與大足石刻研究院簽訂了合作協議,設立了文化產檢察辦公室,加強了與文工作者的聯系。他們共同開展巡查工作,提出專業意見,推石窟寺的保護利用。這種部門的合作為文保護工作提供了堅實的法治保障。

川渝地區的鄉野石窟承載著中華文明的珠,守窟人們肩負著守護這些珍貴文化產的責任。他們在偏遠的鄉村堅守,用自己的辛勤努力保護著這些瑰寶。他們深知這些石窟寺的價值,為了保護它們,他們付出了很多。同時,他們也面臨著許多困難和挑戰,需要得到更多的支持和關注。

文化產保護事業是一項重要的任務,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和努力。只有通過部門的合作、加強法治保障、提高群眾的保護意識,才能實現文化產的代際傳承,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得到更好的保護和傳承,為建設文化強國、推進文明流互鑒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