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95后,馬上就要30歲了。很多人一邊喊著“老了,要養生了”,一邊覺得“我怎麼還像個孩子一樣,沒有長大的覺”。這不,同齡人結婚、離婚、二胎,只有我還在旅游、追星、買手辦......生命進程好像被按了暫停鍵。朋友聚會,TA們都在聊伴和孩子,我突然失落地發現:能陪自己“發瘋”的人,越來越了。而我的緒,好像也沒有30歲的人該有的穩定。心不論好壞、全擺臉上,不會跟領導說漂亮話,也做不到跟討厭的同事逢場作戲。只有周杰倫出新歌時最積極,只要他還在唱,就覺我還停留在熱的青春期。我依然沒能為事業有、家庭滿、格沉穩的“合格”大人,有時候很其中,有時候又很焦慮自責。你們會有這種覺嗎?這是一件好事嗎?怎樣才算一個“合格”的大人?今天,壹心理想和你聊聊——遲到的30歲。

想問問大家,以下這些話,你聽過嗎?“你都多大了,還看畫片,丟不丟人。”“這麼大個人了,整天就知道玩樂,點行嗎?”“快30了還追星,怎麼像個小孩一樣!”“你同學的孩子都會打醬油了,哪有人像你,天天不知道在干嘛......”覺自己還沒準備好,就到了需要懂事的年紀,被不斷催促著長大。很多人一邊不想長大,一邊又因這種想法而自我PUA,覺得自己不合群、太稚、不應該......然后陷自責和焦慮。

“30了還覺得自己是個小孩正常嗎?”觀察者網曾在微博做過這個調查。有12.3萬年輕人覺得沒啥不妥,其中點贊最高的評論說:“我都24了,還在等霍格沃茨的通知書。”臺灣治療學會理事長王浩威認為:我們這代年輕人,正在集經歷“延遲年”,進“晚時代”。這一點,還真別怪年輕人。畢竟我們的人生,是被推遲到25歲才真正開始的。隨著高等教育,甚至是研究生教育的普及,社會學家劃定的年三要素——“結婚、買房、工作”,幾乎很人能在30歲前很好地完

心理學博士 Seth J. Gillihan認為,我們會覺自己不像個年人,是因為:年的標志,發生了社會變化。比如,以前人們第一次買房的平均年齡是20多歲,現在大多是30多歲。隨著社會的發展,年輕人結婚、買房、生子,這些曾經的標志事件都推遲了。另外,有些人哪怕結了婚生了娃有了事業,但心深仍然覺得自己還沒長大,還沒為真正意義上的年人。比如我閨,今年30歲,結了婚生了娃,還不會做飯,被爸媽無吐槽:“我十幾歲的時候,就要養家糊口了”“以前一家那麼多小孩,哪照顧得來,全是自己洗做飯的”。

國社會學家Jeffrey Arnett曾提出過“年初顯期”的理論:人在18-29歲的時候,既不覺得自己是年人,又沒辦法繼續做個孩子。因為社會對年輕人的要求越來越高,我們需要這個階段作為緩沖,找到方向。我們常說“三十而立”,但如果暫時立不住的話,允許自己再多躺一會兒,也沒關系的。

前陣子看到一位網友留言,說工作中會接到很多來辦業務的人,看著TA們暮氣沉沉的樣子,以為對方40歲,結果資料顯示都是90后、95后。“比衰老更可怕的,是心死了,對生活沒有熱了。”朋友小A深有同,明明工作到快抑郁了,卻還是不敢辭職,因為有房貸、車貸和“吞金”。

我才發現,一個世俗意義上“合格”的年人,是符合下面這些標準的——按部就班結婚生娃,接社會規則賺錢養家;很懂得人世故,會分不同場合說漂亮話;能得到邊人的認可,看起來總是鮮亮麗……好像長大就要以抑自己的真實心需求為代價,去為別人眼中事事周全、商拉滿的“合格大人”。

從某種程度來看,拒絕長大的年輕人,爭取了“保留自我”的可能,那是珍貴的原始生命力。除此之外,不想長大也往往伴隨著“無法長大”。作家王浩威在《晚時代》一書中提到:我們和父母之間過分依賴,習慣在父母遮風擋雨的臂膀里,以“孩子”的份生活著。現在的大多數父母,都希孩子留在自己邊,找個離家不遠的工作或考個公務員;結婚后住在離自己不遠的地方,偶爾上門幫忙做個飯、帶個娃......一生都被安排妥當的我們,怎能長大?有些拒絕長大的年輕人,或許還沒準備好面對父母老去的事實,默契地與父母互相依賴,安穩地做個長不大的小孩。

很多人誤以為,拒絕長大就是想為“巨嬰”。然而,不是只有迎合世俗規則,才長大。最近看韓綜《我家的熊孩子》,其中有個嘉賓是韓國歌王金建模,他做過的稚的事,“離譜”到你都想不到。他喜歡喝燒酒,便瞞著媽媽買了個燒酒冰箱。擔心被訓怎麼辦?他就將它偽裝打印機,先拿出一沓A4紙,夾在冰箱門上,同時不忘只放一半紙的細節,用紙遮住logo,還在冰箱頂部放了很多書和筆記本。喝完的燒酒瓶能用來做什麼呢?他攢下300個瓶子,把瓶蓋和紙一一去掉,拿幾個架組裝樹干,用線把瓶子一層層掛起來,打開開關,了一棵閃閃發亮的圣誕樹。他還把超大型魚缸搬回家,用來養石斑、花鱸、鯛魚、海參、海鞘……你以為是用來欣賞的?不好意思,人家是用來吃的。他時不時上三五好友,把客廳布置大排檔,把那些海鮮現殺現吃,還自詡自己家“不輸生魚片店”。參加節目前,聽說洋蔥能預防老年癡呆,他立刻買了300個洋蔥,剝皮、搗碎,“痛哭流涕”地洋蔥,送給節目里的4位“媽媽”;兄弟金鐘民生日,也不嫌麻煩地親自給他制作了超大的燒酒杯蛋糕......很多朋友問他:“干嘛總干這些沒用的事呢?”他回答:“我想我還是沒失去心,都說失去心的瞬間就了大人。”

所以,沒有為別人眼里的大人,又有什麼關系呢?就像50歲的金建模,活得灑又快樂。我們生活在一個很擅長“催”的時代,很早就有人告訴你,怎樣才是、才算長大。好在,越來越多人拒絕標準意義的長大,重新定義什麼是。如果要用一句話來形容,那便是“知世故而不世故”——知道現實有很多規則,但不愿趨同、不盲目跟隨,而是像孩子一樣去生活,保護自己最純粹、最本真的沖和追求,沒有把在小孩完全丟失。就像畢加索說的:“我花了4年畫得像拉斐爾一樣好,卻用盡一生的時間,才能像孩子一樣畫畫。”不管是像個大人還是孩子,標準應該由我們自己制定。做個按部就班的大人,很安全;但像個孩子一樣去生活,很有趣。社會學家Jeffrey Arnett說過:我們每個人都要經歷既定的社會標準與個人標準之間的拉扯,我們一邊要合社會標準,一邊拒絕過度社會化。這會讓人痛苦和混,但同時也是獲得人生轉機的好機會,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充滿了希。因為這是“自我同一的探索期”,為了回答“我是誰”而嘗試不同的生活選擇,更關注自我發展。

那麼,真正的長大是一種怎樣的覺?兩個字——責任。第一,對自己負責。有個蓮蓉子的網友,曾經是個“永遠把別人放在自己前面”的孩。領導經常臨時加活兒,哪怕有其他私事也會推掉,然后著自己通宵做完;同事經常讓幫忙,不敢拒絕,擔心同事不喜歡自己,忍讓。結果領導還指責效率太低,同事抱怨笨手笨腳,終于忍不住回懟:“首先這是我的下班時間,我沒有義務24小時全程在線;其次這本來就不是我的活,下次找人幫忙前先學會什麼尊重!”講完后突然發現,原來照顧自己的這麼爽!瞬間明白了:真正的,從對自己負責開始。第二,對別人負責。網友瀟瀟在實習時,某天中午接到媽媽的電話,說爸爸病了。立刻請假趕去醫院,陪爸爸做檢查、辦理住院手續,最后醫生告訴:“你爸爸得了癌癥”。從那天起,白天為了生計奔波,晚上要照顧爸爸,有時還得安媽媽:“沒事,現在的醫學這麼發達,我爸又經常鍛煉,一定可以過去的,別擔心啦。”但其實,自己常因為這事難過、失眠:“如果我沒有爸爸了要怎麼辦?”原本“十指不沾春水”的,現在學會了煲湯、做飯,就為了經常給爸爸做好吃的。告訴我,自己是被著一夜長大的:“父母生病那一刻,我就是這個家的大人了”。我知道這殘酷的,但當我們敢面對生活突如其來的變化和混時,我們真的就長大了。但無論如何都別忘記,給自己保留“像孩子一樣生活”的權利。最近很火的話題——把自己重新養一遍,就是這個道理。有人上了7年班后,決定繼續讀書,29歲去歐洲留學;有人小時候家庭條件不好,沒辦法繼續學鋼琴,28歲才重新拾起;有人30歲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