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務與年度考核的困境

前言:本文為頭條原創首發,已開啟全網維權,任何抄襲、洗稿、搬運將嚴肅追究。

接著上一篇文章,昨天晚上,我10點多收到工作群里的信息,大致意思是,本單位年度獻任務還沒完,還差19個指標。于是,幾位領導在群里不停推送了很多條信息,希大家踴躍報名。看過我上篇文章的朋友或許都知道,后來我睡著了,但是沒睡好。因為說到年度考核,說到又要與績效工資掛鉤,再也沒有心思去想其他的,畢竟大家為的就是那碎銀幾兩。

今天早上起來,果不其然印證了我的猜想,因為主報名的人肯定不多。但面對19個的任務,的確還有差距,于是工會主席發了一張圖片,因為他昨天主報了名。這張圖片是站在街邊的一個采點,他號召大家快點去獻,另一個領導也曬出了一個同事的采單,顯示是B型400毫升,工會主席又跟了一句:這個同事的可以一個抵倆。當然,其他同事都沒有發言,有個中層回復了幾個表贊,另一個中層干部回復了一句:羨慕健康。其實,大致意思就是他或許不達標,就不參與這次任務了。

主要領導再次發言:年輕人們都可以踴躍參加,是對家里老人的保障和對孩子很好的榜樣教育。后來他接著說:我明天上午去,爭取再帶兩個朋友給我們托底,績效考核是大事兒。當然,昨天領導們說的營養補助確實是及時到位了,他們用紅包的方式直接在群里兌現。并再次提醒獻時一定要備注單位名稱,或許這才是最關鍵的,并且當天不能吃高脂高蛋白,但可以吃高碳水的東西。

大家不妨來猜一猜,這個獻任務完了嗎?雖然我也不達標,但是我并不想知道后面的結果,因為我怕他們說與年度考核和績效工資掛鉤,所以我更擔心這個問題。雖然我已經無償獻5次,也給我換發了無償獻證,但是我想說的是,無償獻或許有利有弊,在庫告急之時,發大家獻幫助他人,這肯定是一件好事。但用的指標和任務來要求各個單位和個人,并都要與年度考核和績效工資掛鉤,怎麼都覺有點不舒服。或許本來有人愿意去,這樣一說,干脆不去了。

當然,也不知我的個人觀點對錯與否,歡迎大家在評論區指正,我覺得每個人可以據自實際況進行選擇,若確實達標,獻點幫助他人是一個心之舉,但如果沒有人報名,就用年齡排序的方式有點欠妥。獻雖然也有弊端,但對也有一定的好,最重要的是能在急時刻幫助需要的人。但愿這件公益的事能繼續做好,但在一些細節方面也要考慮單位和個人的,不能就用考核來說事。

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