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坐在高鐵上時,我不對鄰座兩個年輕人的消費方式到驚訝。他們毫不猶豫地點了一份55元的盒飯和一瓶10元的礦泉水。整個過程從容淡定,仿佛習以為常。作為一名中層領導,我經濟上并沒有太多力,但我覺得這個價格太高了。我開始思考,這是否有所值?每一代人的消費觀念都不同,60、70后喜歡存錢,在那個艱苦的年代,手中有糧,心中不慌。80后一邊攢錢,一邊投資。90、00后,他們大部分沒有存錢的意識,基本都是月族。一個時代,一種消費觀。我們這代人在小時候家境并不寬裕,基本上可以說是吃飽飯,要想其他消遣,基本沒有,平時會盡量節約每一分錢,積攢起來以備不時之需。我們習慣了打細算,養了節儉的生活習慣,即使是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況下。而現在的年輕人追求的是當下的快樂,錢沒了可以再掙,實在掙不到還有父母這個堅實的后盾。因此,對他們來說,幾百塊一杯的尾酒,千上萬一張的演唱會門票,完全不是問題,他們可能自己買不起車買不起房,甚至連自己的生活本都難以承擔,但是這也并不妨礙他們追星,打賞網紅。無論是節儉還是樂,我們需要理解并尊重每個人的消費觀念,同時反思自己,找到自己與不斷變化時代的平衡點。在這個多元化的社會中,我們需要包容不同的消費觀念,也需要理解不同年代的人在不同經濟條件下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