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年初二這一天,外甥劉兵去了舅舅家。舅舅看到劉兵的頭發很不整潔,就責備他說:“你的發型太邋遢了。”劉兵對此置之不理,這更加激怒了舅舅。舅舅指責劉兵說:“過年前你連頭都不理,新年看到你這個形象影響我的運勢。”兩人因此發生了爭執,劉兵氣憤地決定去理發。于是他立刻前往理發店,理完頭發后去找朋友聚會。直到第二天,他才得知舅舅在昨晚酒后騎車發生車禍去世了。劉兵立刻前往吊唁,但舅媽卻發現了他理發的事,兩人因此發生了激烈的爭吵。舅媽認為劉兵明知當地有“正月理發死舅舅”的習俗,仍然去理發。隨后將劉兵告上法庭,要求他承擔民事侵權賠償責任,并要求賠償100萬元。

然而,人民法院審理后認為車禍原因是酒駕導致意外,與劉兵理發無關,因此駁回了舅媽的訴訟請求。這一案例被央視網報道,并在CCTV12社會與法頻道的《年關說案》節目中進行了詳細解析。但在這個案例之外,我們還需要了解“為什麼民間有正月不能理發的說法?”是出于迷信還是民俗呢?

首先,古代人們認為頭發是的一部分,也是人華所在,因此理發就意味著削弱了自己的福氣和生命力。在正月這個重要的月份里,人們追求吉祥和平安,因此就有了“正月不宜理發”的說法。另一個原因是據《歲時百問》的記載,正月不宜理發的理由是因為正月是一年中最氣最盛的時候,而剪發則會傷氣,剪斷福氣。為了迎接新一年的來臨,人們要盡量避免剪發的行為,保持平衡,以求吉祥安康。還有一種說法是“正月理發死舅舅”,最初源于清朝時期,當時清政府強行推廣剃發令,而漢民為了懷念明朝,相約在正月不剃發以表示“思舊”。后來,“思舊”被傳為“死舅”,于是就有了“正月理發死舅舅”的說法。但實際上,這種說法并沒有科學依據,只是一種迷信。

總的來說,正月不能理發的原因主要是到中國傳統文化中對于五行的理念的影響,以及歷史上的一些傳說和迷信的影響。所以“正月理發死舅舅”是沒有科學依據的。但每個人的認知不同,也不可能去改變每個人。畢竟我們在人社會,娘親舅大,如果長輩特別在意這個風俗,即便你是對的,我們也不能意氣用事,這也是對長輩的一種吧!希大家對這個話題有更深的了解,也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