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家庭和父母是最大的依靠。但是當我們離開家,開始尋找可以依靠的朋友時,人群中相互尋找,最終找到了那個合適的伙伴,可以一路同行。然而,人總是善變的,時間久了,可能會對朋友們到厭倦,覺得沒意思了,于是他們退出了原本熱鬧的圈子。當你回頭看時,發現曾經一起喝酒聊天,一起玩得很開心的朋友,竟然了背后挖坑讓你后悔的人,那種驚訝和失,簡直讓人心寒。那麼,為什麼曾經的好友會一個個遠離我們呢?讓我們暫且不談這個問題,先來說說唐朝的兩位名人韓愈和李紳,也許能找到答案。首先,要說一下,朋友之間如果太過親近,那真的是傷不起。我們的韓愈同學,年紀輕輕就失去了父母,跟著哥哥嫂子過日子。他從小就立下了大志,想要通過讀書來改變命運,但當他跑到京城時,才發現這里竟然做“舉目無親”。盡管有熱心腸的堂哥韓弇收留并推薦他任職,但職位太小,他付出再多努力也只能白忙活。盡管如此,韓愈還是給宰相大人遞了信,希得到幫助,但卻像石頭投進大海一樣,只剩下泡影。幸運的是,韓愈憑借堅韌神,從小兵干起,終于在場混出了名堂,坐穩了一席之地。在同一時期,與韓愈生活在一起的還有李紳。他第一次考試失敗,后來有了韓愈的推薦,竟然一炮而紅,考上了。然而,韓愈在接手京兆尹、史大夫這個職務前,竟然沒有事先拜訪李紳,讓李紳心里非常別扭,兩人的矛盾從此埋下伏筆。其實,這件小事可能引發了一場“大戰”。就像我們在朋友聚會中,輸贏、酒勁上頭等原因,很容易讓友誼破裂。這種況就是破壞友誼的炸藥包。人是喜新厭舊的,就算是朋友也逃不出這種規律。李紳在當上后,開始淡忘了韓愈的恩,認識了新朋友,組了“三俊”朋友圈。李德裕和元稹幫他升職加薪,可謂是有福同,有難同當。歌詞“讓我們永遠是朋友,結識新朋友,不忘老朋友,多新朋友,變老朋友”再怎麼好聽,也敵不過友的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