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浙江溫嶺發生了一起驚人的拆遷戶抗爭事件。羅保拒絕接拆遷條件,將他的五層小樓堵在火車站門口整整四年。這個行為給周圍的通帶來了極大的不便,車輛不得不繞道行駛。雖然他被稱為最牛的釘子戶,但最終他還是選擇了妥協。為什麼開發商會提出這樣離譜的拆遷條件?羅保最后為什麼選擇妥協呢?

照片中的四層小樓直立在火車站前的大路上,這是羅保的房子。他花費60多萬建造了這座房子,擁有618平米的面積。在當地村莊里,這是一座非常引人注目的房子。然而,沒過多久,羅保接到了拆遷的消息。當地政府計劃修建一座火車站,以改善通狀況。為了實現這個目標,羅保所在的村莊需要被拆遷。政府提供了一定的補償,大部分村民都對這個消息到高興,但羅保一家卻并不開心,他們舍不得這座剛住了七年的房子。

為了配合火車站的建設,羅保同意拆遷,但他對政府提供的賠償方案到不滿意。據賠償方案,他只能獲得26萬的補償金,而他原本花費60多萬建造的房子面積達到了618平米。他認為這個賠償金額太低了,每平米只賠了400元,這與購買價格相差太大。他與工作人員多次協商,但最終未能得到滿意的結果。其他村民紛紛簽訂了協議,但羅保一家仍然堅持不搬。

羅保一家的生活變得非常不便。施工隊每天都會制造噪音,塵土會進他們的廚房,生活質量到了很大影響。而當馬路修好后,車輛經過羅保的房子時,必須減速繞行,導致通堵塞。有些人將憤怒發泄到羅保的房子上,給他和家人帶來了困擾。羅保到了譴責和指責。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羅保周圍的房價上漲,他終于意識到自己沒有算清楚賬,拆遷對他來說是一筆穩賺不賠的買賣。

最終,羅保同意了拆遷并簽訂了協議。政府雇傭了拆遷人員,幫助他們搬遷。四年的堅持終于結束了,羅保的房子也被拆除了。他最終得到了26萬的賠償款和兩塊宅基地,但由于房價上漲,他可能吃了虧。羅保并不是一個壞人,他只是在一時沒有算清楚賬,為自己的利益爭取更好的賠償條件。這個事件引發了對賠償方案的爭議,人們認為賠償不合理。在理類似拆遷事件時,我們應該備發展的眼,不要只考慮眼前的利益,要從長遠考慮利益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