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省沂水縣上肖家村的趙志民,因腦溢癥導致行不便,年屆73歲,且是一位孤寡老人。然而,他的生活近來變得格外溫暖。一大早,幾個穿紅馬甲的志愿者來到他家里,掃地、刷碗、整理家務,陪他嘮家常,使得原本冷清的小院不時傳出陣陣歡笑。這些“紅馬甲”是來自農發行沂水縣支行的“寸草心”志愿服務隊的員。

這些志愿者最近不時穿梭在山東省沂水縣的大街小巷,他們或打掃衛生,或走鄉串戶幫助困難群眾和“五保”老人。這種老敬老的行為,充分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德。農發行沂水縣支行積極響應山東省沂水縣委縣政府發起的“寸草心”志愿服務號召,將其作為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的一項重點工作來抓,主為幫扶村里的“五保”老人開展重點幫扶。

農發行沂水縣支行黨支部堅持黨建引領,把做好“我為群眾辦實事”作為一項政治任務嚴抓不懈。黨支部書記充分發揮“領頭雁”作用,自任隊長,并立其余班子員為副隊長,黨員骨干、黨積極分子、優秀青年員工為主力軍的“寸草心”志愿服務隊,明確職責分工,有效推了工作落實落地。

農發行沂水縣支行還積極推行“2+4”模式,每月至一次戶開展“四個一”常態化服務,即打掃一次衛生、料理一次家務、清洗一次服、幫助一次代購,同時在傳統節日進行重點問,為老人帶去生活資和必需品等,幫助解決實際困難。

為了更好地推志愿服務常態化長效開展,農發行沂水縣支行還構建了督辦工作機制,建立問題清單及改進臺賬,將每次志愿服務時發現的老人亟需解決而又不能立即解決的問題,建檔立卡,作為下一次志愿服務的幫扶重點,并隨時進行銷號理。同時,該支行還健全了志愿者服務隊伍管理制度和服務流程,將志愿者的服務頻次、服務質量與黨員積分考核量化機制掛鉤。這一系列制度化組織和規范化管理,有助于推志愿服務常態化長效開展。